我的家风故事之 ——自强不息的四代人

东方军乐传媒融媒体部“我的家风故事”征文活动入选征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的家风,至少在我们家已经流传了四代。

太爷爷是东北农村的富农,靠着一家人的勤劳,开垦了一些荒地,肥沃的黑土地带来丰厚的收获,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太爷爷有两个儿子,爷爷是小的,上边有一个哥哥,因为受着父母的宠溺,从小就没干过什么农活,地里的农活父母和哥哥三个人就包了。爷爷16岁与奶奶成婚,婚后也仍然像孩子一样,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一次,他从外边游玩回来,听到了哥哥与父母的一番对话,大意是哥哥说弟弟已经成家了,要担负起养家的责任了,应该找点儿事做。爷爷觉得哥哥说的有道理,可是,看看家里的情况,那些地其实有父母和哥哥就够了,他确实应该另谋出路。

第二天,爷爷就告别了家人,出去找生路了。

爷爷来到一家地主家,地主一听是吕家的少爷要来当长工,惊讶地说:“你来我们家打工?这不是笑话吗?”爷爷说了自己的来意,地主说:“收留你倒是可以,你这少爷身子,没吃过苦,会干活吗?”爷爷真诚地说:“给饭吃就行。先不说工钱,到年底,你看我干得好,凭你赏!干不好,一文钱不要!”地主觉得爷爷挺有志气,就留下了爷爷。

爷爷就这样,在地主家做工,凭着他的聪明、灵活、勤劳能干,很快就被东家认可,过年的时候,高高兴兴地拿着赚来的银子,回来了。

爷爷到家才知道,就在爷爷回来的两个月前,太爷爷已经主持着分了家,太爷爷太奶奶选择了跟大儿子养老,按照祖上的规矩,家里的耕地和全部财产都给了哥哥。

爷爷带着奶奶出来,到镇里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暂时安顿下来。

爷爷没有任何怨言,并迅速从复杂的情绪中走出来,彻夜不眠地想着自己该做点什么,和能做点什么。蓦然回首中看自己,爷爷清醒地看到自己虚度的十七年光阴,竟没有学到任何本事,痛悔自己没有学得一技之长!恍惚中,爷爷想起了祖上在云南个旧老家做锡匠的事,他喜欢在作坊里看那些师傅们做锡器,依稀回忆起做锡器的一些工序,爷爷兴奋极了!

第二天,他在集市上买回来一些破旧的锡器,就按照记忆中的工序做了起来。一遍又一遍地失败,爷爷不气馁,反复试验,终于作出了锡酒壶。不久,爷爷在镇里开了锡铺,专营锡器。锡铺在爷爷奶奶用心经营下,生意兴隆,日子很快就好起来。

父亲这一辈是哥三个,父亲是老小。大伯文质彬彬,孝顺而懂礼,村里的人都对大伯称赞有加。分家时,尽管爷爷奶奶非常疼爱父亲,也依然遵照吕家的规矩,跟大伯养老,二伯和父亲就净身出户。父亲那年十七岁,母亲十九岁,两个人背着行李就离家了。他们先是到了图们,父亲当了铁路工人,工资低,又经常值夜班,跟母亲是聚少离多。父亲于是辞掉了工作,带着母亲来到了吉林。不久,父亲参加招工,进入搪瓷厂工作。父亲潜心钻研技术,夜以继日,不知疲倦地工作,有一次,在厂里搞技术革新,连续五天五夜没有睡觉,突然倒在工作台旁,睡着了!这一下子,睡了三天三夜!就是凭着这种钻研精神,父亲获得钣金、电焊八级工。21岁就当上了车间主任,23岁又当上了技术厂长,并两次作为工人代表参加全国技术群英会。也就是最近几年,大国工匠精神的倡导,我详细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八级工”那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前技术工种中的最高等级,是神一般的存在。八级工的考核需要经过层层把关,逐级审查,代表着技艺精湛、精工细作的顶尖工匠,是一种无上荣誉。怪不得大家对父亲的技术赞不绝口!

后来,父亲响应国家号召,下放到农村,队里的农机都是他来修理。公社的解放车撞坏了,整个驾驶楼没了模样,拉到省城要几个月才能修好,公社书记找到父亲,父亲带着两个徒弟,仅用了不到二十天就修好了!并且发挥他高超的钣金技术,一锤子一锤子把驾驶楼恢复了原样!重新喷漆之后,有如新出厂的一样!公社在街道成立了合作社,父亲到铁社工作,铁社一共四个人,冬天做炉筒子,父亲一个人做的比其余三个人加一起还多!大家不服气,就跟父亲比赛,每次都是父亲一个人赢三个人!

改革开放后,父亲开了汽车修配厂,镇里前后也有人开了几家修配厂,但大家都知道父亲的技术,都去找父亲修车,父亲就把难干的活留下来,简单的修理,打发到其他的汽修厂去,与大家相处得很融洽。

父亲一生勤劳,我从未见父亲晚起过,经常是天刚蒙蒙亮,就起来干活了。清晨,在父亲打铁清脆的叮铛声中醒来,直到现在都是幸福的回忆。

到了我们这一辈,因为父母都吃了读书少的亏,就下决心供我们读书。小时候父亲常说:“只要你学习,家里火上房不用你管,油瓶倒了不用你扶!有爸爸在。”母亲则说“砸锅卖铁也供你们上学!”

我们姊妹五个,除了大姐没有赶上恢复高考,其余四姐妹都取得了很高的学位:二姐是博士,我、四妹、小妹都是硕士。

二姐是最努力的一个。

我们家是1970年下放到农村,那时二姐上学的学校学农的时候多,上课的时候少,很多课本就没有学完。1977年恢复了高考,爸爸妈妈开始重视我们的学习,二姐基础差,爸爸妈妈就特意请老师每天晚上到家来给二姐补课,老师不收学费,爸爸妈妈觉得过意不去,就把家里的大米都留给补课的老师吃,妈妈早早就做好饭菜,老师下班一来家,就端上桌让老师先吃饭,吃过饭再给二姐上课。

 二姐非常勤奋,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高中毕业后,考上了财政学校,给全家人争光,也给了我们鼓舞。

二姐中专毕业后,留在县里工作,做出纳,按理说,工作不错,已经是很多人羡慕的了。但是,二姐听说还可以继续考大学,就开始每天学习。那时我也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跟二姐住在她租住的平房里,每天晚上,我从学校上晚自习回来,都见她在看书学习,不到十平方的小屋里,几乎贴满了她做的学习卡片。屋里只有一个烧煤的炉子,总是冒烟,尽管是冬天,我放学回来,也经常看见窗户开着。为了避免煤气中毒,她每天晚上,一边看着炉子,一边学习,直到炉子里的火灭了,才睡,我夜里醒来,经常看见她在灯下苦读。

天道酬勤,二姐经过一年的努力,真的考上了吉林大学!在吉大毕业后,她又考了研究生,后来又考了注册会计师,工作了好几年以后,又考了博士。

我最佩服二姐,她有一股勃勃向上的精神,永远都在拼搏。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去年二姐退休了,她竟然开始学习法律,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因为差了几分没有过,就又开始复习,50多岁的人了,每天睡在办公室的地上,二姐夫见她太拼了,给她下了最后通牒,告诉她这是这辈子最后一次允许她考试了。她竟然又坚持了一年,再次参加了考试。

四妹也是特别能拼的。她考上中国医科大学后,被体育老师看中,挑选参加学校的田径队,从来没有搞过体育的四妹,愣是练出了成绩。最后成了学校的功勋运动员,直到现在,已经快到了退休年龄,当年她创下的几项田径纪录,还有两项没被破。当年训练竞走,几次把大脚趾甲都走掉了,训练时吃的苦,可想而知。毕业后留在盛京医院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白衣天使,奋斗在麻醉战线上。

大姐和小妹也都是努力拼搏的人,都是靠自己的勤奋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当自强不息成为家风,就一代人鼓舞着一代人拼搏奋斗!二姐的儿子留学英国回来后又读了博士,现在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四妹的儿子则保送进清华大学,又保送了博士,现在正在搞科研;我的女儿立志学医并考入首都医科大学,在校期间,以优异成绩获得第六届全国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一等奖。毕业后留在朝阳医院当了一名医生。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女儿有着优秀的道德品质,在校读书期间,就曾两次救过人。一次是在公交车上,一名乘客心脏病突发,女儿沉着冷静施以急救,另一次是跟男朋友一起看电影的路上,遇到一起车祸,女儿和男朋友马上去帮助受伤的母子。

自强不息,在我们家族几代人的努力下,已经浸透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这将是我们家族传承给后代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萤火之光

2021.11.29